【中国白银网5月7日讯】据路透社,铜价已从最初的Covid-19造成的价格冲击中出现部分反弹。
今年三月,伦敦金属交易所(LME)期铜价格一度跌至每吨4371美元的四年低点,此后回升。
铜价似乎已经消化了疫情造成的第一阶段需求冲击。
市场注意力转向了中国,那里的制造业活动正在恢复,停工期间多座矿山关闭造成的供应冲击正在显现。
不过,基金似乎并不信服。
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和LME的投机性空头头寸都有所减少,但没有任何迹象表明投资者对复苏的看法得到了认可,这一点很明显。
这或许反映出,人们担心Covid-19会以第二波冲击制造业需求的形式卷土重来,但也有人怀疑,有一种特殊类型的投资者正在离开铜市场。
铜价从三月份的低点反弹了18%,投资者空头回补空头头寸是可以理解的。
上周,CME的HG铜合约的“基金经理”净空头头寸从2月份的峰值58557点进一步下跌至16043点。
在同一时期,直接做空的合约数量已从近101,000份的高位降至48310份。
单是铜价最近的反弹,就会迫使系统性的“黑箱”投机团体进行大量回补。
然而,令人惊讶的是,人们对任何价格上涨都缺乏热情。与上月创下的4年低点相比,基金直接做多头寸未能以任何有意义的方式建立起来。
这种模式在伦敦市场得到了反映。
LME "投资基金"类别的净空头仓位合约为6,704份,3月初为19,027份。所有这些操作都是做空回补,而多头头寸则小幅下跌。
就基金而言,铜可能看起来更有活力一些,但并不急于全面复苏。
在铜价回升的同时,伴随着两个铜牛市因素,即中国经济复苏和供应中断。
中国在全球疫情危机中处于领先地位,工厂退出了封锁,政府启动了刺激计划。
3月份,官方制造业PMI大幅回升,4月份仍处于扩张区间。
与此同时,铜的供应已被全球各地的矿山停工严重扰乱,尤其是在秘鲁,该国是中国冶炼厂的主要原材料供应国。
花旗(Citi)的分析师估计,铜供应链中“正在确认的精炼供应12%的年化亏损”,考虑到“极有可能”因停工延期而进一步减产,这一数字可能高达19%。
然而,他们和其他人都认为,即便是这种供应中断,也无法完全抵消全球需求疲软的影响。
Covid-19带来的第一波金属需求冲击,是制造业活动几乎完全被封锁,先是在中国,然后是世界其它地区。
汽车制造商尤其关闭了它们的工厂,切断了一个主要金属消费行业的需求。
全球或许正在逐渐摆脱封锁,但更广泛的经济冲击可能会引发第二波消费需求冲击。
重新开放汽车厂是件好事,但如果没有人买汽车,那就不是这样了。上个月,英国新车销量同比暴跌97%,降至1946年2月以来的最低水平。
这也是中国铜行业的一大不利因素。显然,中国消费的大部分都进入了产品,然后出口到世界其他地区的消费者手中。
中国强劲的官方PMI数据中有一个重要的警告,那就是出口订单疲弱,4月份出口订单从3月份的46.4下滑至33.5。衡量中小企业活动的财新指数跌幅更大。
简而言之,铜市场仍有大量乌云笼罩,这可能有助于解释为何投资者仍不愿做多。
不过,一些投资者有可能被完全赶出市场。
(文章来源:mini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