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银网4月9日讯】近日,国际著名期刊《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Food Chemistry》刊登了我校化工与材料学院邓天龙教授科研团队卤水资源综合利用的系列最新研究成果。该些研究成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22073068、22078247、21901183、21773170)、西藏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XZ201801-GB-01)和教育部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_17R81)等项目的资助。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10: 128267)刊登了“Selective recovery of strontium from oilfield water by ion-imprinted alginate microspheres modified with thioglycollic acid”。该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刘灿,通讯作者为余晓平副研究员和邓天龙教授,天津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针对卤水中锶的分离提取,该团队以亲水性海藻酸钠(SA)为基体材料进行吸附提锶研究。通过以Sr2+进行离子印迹,并经造粒成型和TGA改性后,材料的吸附容量高达177 mg/g,远高于国内外已报道的吸附提锶材料,具有重要的工业应用前景。
《Chemical Engineering Journal》(2021, 410: 128320)刊登了“Titanium-based ion sieve with enhanced post-separation ability for high performance lithium recovery from geothermal water”。该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陈尚清,通讯作者为胡佳音博士和邓天龙教授,天津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针对地热水锂矿资源,该团队提出以琼脂辅助成型的方法制备了多孔粒装锂离子筛并用于锂的吸附分离,吸附容量和吸附速率较传统粒状吸附剂均有显著提高,且表现出优异的吸附选择性,为地热水锂矿资源的绿色高效分离提供参考。
《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21, 410: 124608)刊登了“Prussian blue analogs-based layered double hydroxides for highly efficient Cs+ removal from wastewater”。该文第一作者为博士生陈尚清,通讯作者为胡佳音博士和郭亚飞高工,天津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该文首次以层状双金属氢氧化物(LDHs)为骨架和过渡金属源原位合成了系列普鲁士蓝基复合材料(PBA@LDHs),应用于地热水中铯的动态吸附实验,铯回收率达85%以上,可为地热水中稀散元素铯的分离提取提供科学依据。
《Food Chemistry》(2021, 352: 129410)刊登了“Volumetric properties of disodium dihydrogen pyrophosphate aqueous solution from 283.15 to 363.15 K at 101.325 kPa”。该论文第一作者为Umarbek Alimov博士,通讯作者为郭亚飞高工和邓天龙教授,天津科技大学为第一署名单位和通讯作者单位。该文针对水溶液体系的热稳定性及其离子相互作用,系统探索了Na2H2P2O7作为食品添加剂的溶液热力学性质取得新进展。探明了Na2H2P2O7水溶液体系的表观摩尔体积,获得了相应体积性质及热力学性质参数,拓展了现代电解质溶液最新理论,阐明Na2H2P2O7水溶液中的热稳定性及离子相互作用及其温度关联式,对于Na2H2P2O7的大规模生产和安全应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化工与材料学院邓天龙教授团队,以水盐溶液相化学与热化学为核心,以卤水资源综合利用为优势和特色,在溶液化学和卤水资源的绿色高效利用等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性研究工作。近3年,在工程技术等领域国际主流期刊发表20余篇研究论文和述评,申请和授权国际和国内发明专利10余项。
(文章来源:天津科技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