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白银网1月8日讯】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抢抓“十四五”发展新机遇,立足稀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着眼打好稀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推进稀土产业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
记者1月6日从内蒙古自治区包头市获悉,包头市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十四五”专项规划和分年度工作计划已经草就。该专项规划立足包头市稀土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和创新优势,着眼打好稀土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加速推进稀土产业的产业基础高级化、产业链现代化,更好融入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专项规划还提出了,到2025年和更长一个时期的发展目标、工作路径和任务举措。
“十四五”扬帆在即,作为全国稀土产业发展的领航区,包头市对标“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重点任务,紧紧围绕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这一重大时代课题,着力促进稀土产业“强链、延链、补链、扩链”,推动稀土产业重要领域和关键环节取得新突破,努力将包头市打造成国际稀土新材料研发和应用基地特色产业园和中国“磁谷”。
政策护航 产业集聚效应凸显
新年伊始,走进新源稀土全自动高纯稀土纯化车间,科技日报记者看到,年分离3000吨的国内首家轻稀土全分离纯化自动化生产线正在满负荷生产,企业通过采取连续萃取、多级萃取工艺技术,把混合的氯化稀土转化为单一稀土产品。其单一产品的纯度可达99.999%以上,技术水平达到国际领先。
据悉,该产品是制备超高纯、低杂质稀土特殊化合物的基础原料,可以满足催化、医药、农业、化工等领域的应用。“企业在稀土高新区的大力支持下,投资近亿元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在高纯稀土和稀土抛光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产品技术水平可在国际上一争高下。”该企业负责人冀代雨告诉科技日报记者。
近3年来,在包头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包头稀土高新区累计兑现稀土新材料奖励资金3.7亿元,争取国家稀土产业转型升级专项资金5.87亿元、包头市稀土产业转型升级投资基金20.86亿元。正是这些利好政策的集成放大,推动了稀土高新区稀土产业集聚优势进一步扩大。
目前,包头稀土高新区共有稀土企业115家,形成了由稀土原材料至新材料至终端应用的全产业链条。稀土企业集聚效应凸显,涌现出北方稀土、天和磁材、天骄清美、长安永磁等分别在稀土原材料、稀土永磁材料、稀土抛光材料、稀土终端应用等行业的龙头和骨干企业。
同时,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年均实施亿元以上稀土重点项目30多个。随着这些项目的投产达效,稀土新材料产量连续保持在20%以上增速。在现有稀土原材料指令性生产计划下,原材料全部实现就地转化,稀土永磁、储氢、抛光三大新材料产业的设计产能分别达到6.5万吨、1万吨、2.4万吨,产量均居全国前列。
产业链条也在不断延伸,在稀土永磁核磁共振诊疗仪、永磁电机、储氢电池、稀土抛光、催化、稀土钢等领域均实现了产业化,产业层次和竞争力的大幅提升。
“我们有从中央到自治区再到包头市一系列对稀土产业的支持政策,并将从税收、用地、人才引进、电价优惠、基础设施配套等方面抓好政策的落实落地,全力推动稀土产业从资源型向高端应用型的转型升级。”包头市稀土高新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主任邬军军说。
转型跨越 加速关键技术攻关
虽然是隆冬时节,风朔气寒,但位于包头市的内蒙古中天宏远再制造股份公司稀土合金耐磨材料生产车间内却炉火正旺,一片火热。一炉添加了稀土等待浇铸成型的钢液,正通过钢包吊运,浇铸到固定模具内,成型后的稀土合金耐磨材料性能和洁净度更高,使用寿命较普通产品可提升2倍以上,深受我国各大矿山企业的青睐。
据该公司副总经理刘康平介绍,企业在“稀土合金耐磨材料”领域,将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等科研院校的科研成果成功转化,实现了稀土合金耐磨材料规模化生产。目前,已与包钢、山东黄金、中国黄金、河北钼业等企业展开合作。
邬军军告诉记者:“依托稀土资源禀赋,包头市以稀土高新区为重点,正在不断提升稀土技术创新能力,为稀土产业迈向高端注入强劲动力。比如在稀土永磁产业方面,建设稀土新材料深加工基地,突破了永磁后加工电镀瓶颈,有效延伸了产业链条并提高了就地成品化率。天和磁材、科锐微磁粘接磁粉、稀土院钕铁硼磁环等项目填补了自治区产业空白。”
记者了解到,作为稀土另一重要新材料,抛光产品的高端化在包头也同步实现了突破,集成电路纳米稀土超光滑抛光液,产品附加值提升为原来的100倍;稀土抛光粉产品粒径达到纳米级,抛光液、抛光片替代了美国杜邦公司、环球公司产品。
而在终端应用产业方面,稀土基脱销催化剂、微电机智能手机摄像头用微型驱动电机、智能机器人用永磁电机等多个项目,填补了国内产业空白,多项技术处于国际领先水平。
据了解,稀土高新区积极发挥包头稀土研究院、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的科研力量,加强院企之间的产学研合作,提速磁材应用项目的开发和智能制造项目配套能力,加大对后加工先进设备、智能化生产设备企业的招商引资力度,推广智能化生产模式。
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副院长杨剑英表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包头市的稀土科研人员正开足马力,追比赶超日本和欧美发达地区在稀土应用上的应用成果,努力加强原始创新和科学原理层面的创新,力争在稀土细分领域引领世界。”
产学研用 创新硕果跻身高端
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二届包头稀土产业国际论坛上,稀土镁基储氢材料及其固态储氢技术、高性能快淬磁粉、轻稀土釉料、微型音圈马达、断热稀土玻璃涂层、电镀表面处理、工业高炉渣提炼7项走在稀土行业前沿的新技术悉数亮相,让与会者直观感受到了稀土科技创新的巨大魅力和广阔前景。
“稀土高新区正通过科技创新发挥稀土资源优势,延伸产业链,牢牢把握产业价值链的主动权。”中国工程院党组成员、秘书长陈建峰表示,希望包头继续探索稀土资源政产学研用一体化发展,实现产业结构的优化。
目前,包头市正紧密结合国家战略,布局并加强稀土功能新材料制备新技术和新装备的研发,加快推进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内蒙古中心、世界级稀土产学研创新基地建设,积极承担国家重大科研专项,计划突破一批稀土领域核心技术。鼓励企业与高水平高校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通过共建企业型研发中心,联合攻关解决核心技术难题,提高企业科技创新能力。
统计数据显示,目前在包头市稀土高新区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中,稀土企业23家,占总量的29%。战略性新兴产业企业中,稀土企业36家,占总量的73.5%。企业研发中心中,稀土企业研发中心38家,占总量的48.7%。院士专家工作站中,稀土方面院士工作站4个,占总量的57.1%。重点实验室中,稀土方面重点实验室4个,占总量的57.1%。
据悉,包头稀土研究院、上海交大包头材料研究院等科研平台推动一大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项目在包头就地转化。永磁材料通过改进工艺,减少了40%重稀土使用量,有效地提高了磁体矫顽力;稀土永磁电机应用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航海、兵器等国防领域。稀土企业、科研单位参与起草国家和行业标准160项,占国家、行业标准总数的60%以上。
邬军军说:“‘十四五’时期,我们将以打造稀土千亿级产业集群为目标,向上提质增效,以北方稀土集团为龙头,做大做强稀土金属产业;中游强链,培育和引进稀土磁材行业龙头和骨干企业,形成烧结磁体、粘接磁体和钐钴永磁等多元化发展的磁材企业集聚效应;向下延链,做大和新引进机器人伺服电机、工业用低成本永磁电机等企业,开发转化新的磁应用项目,包括磁传动、磁调速等新领域,形成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合力。”
(文章来源:科技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