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中国白银网! 客服热线:021-53390919
首 页> 资 讯> 小金属> 正文

新能源汽车如何依靠市场力量解决产业发展难题?

2020-12-18 13:30
收藏

  【中国白银网12月18日讯】今年虽然受疫情、补贴减弱等因素影响,新能源汽车销量并未大幅下降,业内预计明年可能会有“惊喜”。


  随着《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发布,产业发展的路线图日渐明晰。新能源汽车前景如何、未来充电与换电模式将如何发展、如何更多依靠市场的力量解决产业发展难题?近日工信部主办“工信沙龙”,就上述问题进行探讨。


  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


  工信部装备一司汽车发展处副处长马春生介绍,虽然受到疫情、补贴减弱、油价下降等多重因素影响,但与去年相比,2020年新能源汽车产销量预计将与之持平甚至略高于去年。


  马春生特别提到,从市场结构上看,今年新能源汽车个人消费比例大幅提升,接近70%,而两年前是20%。在非限行城市,购买比重达到了60%。“从市场驱动因素上来看,这说明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的接受度越来越高。”


  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叶盛基介绍,据测算,今年新能源汽车销量预计为130万辆,初步估计明年新能源汽车产销的增速会超过30%以上,意味着2021年的销量会达到180万辆。


  叶盛基认为,2021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增长的原因有四点:一是多年来对新能源汽车整个产业链的培育,使各个环节供应链的培育逐步成熟;二是在政府部门相关政策可预期的情况下,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逐步从认识、认知到理解,整个新能源汽车产品也在逐步成熟;三是有关企业通过创新研发和生产准备,能逐步提供丰富和多元化的新能源汽车产品,来满足市场需求;四是新能源汽车的使用环境也在逐步优化和改进。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此前对记者称,2020年的新能源车新动能已经体现,高端的特斯拉和微型电动车宏光MINI成为拉动市场增长的核心主力。其核心都是加速降低成本,满足更多消费者需求,这是行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因素。


  崔东树认为,展望2021年,降成本仍是近期新能源车与传统车缩小差距的关键。此外,随着双积分政策的深入推进,2021年的新能源车在高低两端仍有巨大的增量空间。


  电池是提升竞争力的关键


  新能源汽车电池问题一直是各方关注的焦点,从2009年起就有充电、换电之争。叶盛基称,目前新能源汽车车电分离和换电模式已经有很多的应用案例,未来汽车车电分离销售模式在市场上将得到广泛认可,90%以上的购车用户将选择电池租赁方案,并实现换电、保养和保险全流程保障,打消消费者充电难、购车贵、电池保养难等诸多顾虑。


  目前,我国已具备开展车电分离和换电模式试点的基本条件。叶盛基预计,2025年前对于主要车型,车电分离和分点模式的应用将由公共领域向私人应用领域推广,对于充换一体的车型,则主要面向安装充电设施比较困难、充电不便的客户服务。


  电池因素是影响新能源二手车残值的关键因素,而二手车残值低则是用户消费的痛点所在。


  叶盛基称,二手车残值是热点问题,涉及到新能源汽车购买的成本,购车成本很高,没用几年残值没有了,这是市场推广的难点。降低购车成本以及解决二手车残值低的问题,主要是提升电动电池性能提升,未来新能源汽车在动力能源性能提升方面需要加强攻关。


  目前动力电池企业开始纷纷通过动力电池技术的创新提升竞争力。特斯拉表示未来将在卡车车型采用无电池,比亚迪此前推出了刀片电池,广汽新能源则宣布在石墨烯电池领域取得了突破。


  近日一份报告显示,2020年,国内外动力电池技术领域出现了多个创新性变化,主要围绕降低电池成本和提升产品性能两大目标。2020年动力电池产业此起彼伏,充满机遇和挑战,全球化竞争进一步升级。产品、技术、产能、资本、供应链等将成为动力电池企业竞逐未来市场的关键。


  构建关键技术供给体系


  今年10月底《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年)》正式发布,这是关于新能源汽车产业纲领性文件,对产业未来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部署了多项战略任务,并将“提高技术创新能力”放在了首位。规划提出要以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燃料电池汽车为“三纵”,布局整车技术创新链。以动力电池与管理系统、驱动电机与电力电子、网联化与智能化技术为“三横”,构建关键零部件技术供给体系。


  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副秘书长侯福深认为,“‘三纵’’三横’体现了新能源汽车对应的关键核心技术领域。”目前,我国主要的新能源汽车“卡脖子”问题集中在基础部分,包括基础材料、基础工艺、基础元器件等等。这其中,也包括一些用于基础开发的工具,如设计软件、仿真测试软件等等。


  对于如何解决这些“卡脖子”问题,侯福深称,一方面需要政府加大支持力度,通过专项和创新工程,组织各方面的力量联合攻关;另一方面也需要依靠需求和市场来拉动。同时也需要进一步完善知识产权保护和持续打造良好的营商环境;依托骨干龙头企业、新兴领域独角兽企业,让他们真正成为创新主体;最后,要加强产业联合,瞄准未来的前瞻技术领域开展竞争性合作。


  侯福深亦称,产业联合不光是技术创新的供给者要联合在一起,还要和应用者联合在一起,使用户和供需之间形成良性循环。



(文章来源:第一财经)

免责声明:中国白银网发布此信息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与本站立场无关。部分内容来自互联网,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图片、图表及数据)的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原创性等,如无意中侵犯媒体或个人知识产权,请及时来电或致函告之,本站将在第一时间内给予删除处理。若是未经证实的信息仅供参考,不做任何投资和交易根据,据此操作,风险自担。(上海找银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相关报道

热门排行

推荐企业
×